A+ A-
A+ A-

双抢都结束了,三道沟生产队也交了公粮,大队长就只剩下愁了。
分下去的粮食根本没多少,也就够全村人一个多月的口粮,绝对吃不到明年春天。
连晓敏带着弟妹去姑姑家的时候,听到了张大翠和姑父、姑姑唠嗑说起的这些。
听着他们唉声叹气,连晓敏也跟着心里不是滋味。
大人们脸上愁云惨淡,小娃子们却天真无邪,无忧无虑的玩儿着。
经过连晓敏这将近一个月精心喂养,小丫现在都稍微的胖乎了一点。
小福也是变了个样,长了些肉肉,更可爱了,也会自己扎吧着走几步路了。
两岁的小凤和小福一起坐在炕上玩,也有时候,玉芳带他们都去大队长家,让俩娃和豆豆还有小米粒也一块玩。
年龄都差不多的小娃,玩到一起可高兴了,都不乐意回家。
只有小丫还小,只能抱在姐姐的怀里,看着那四个小娃子玩。
他们一来,小狗子更高兴。
平时奶奶身体不好,总在屋里躺着,她娘干家务活,洗洗涮涮,就让他带着俩小的。
他不愿意带这些奶娃子,所以一看见不需要自己了,一呲溜,就溜出家门,赶紧撒丫子往山上跑去了。
就这样,经过玉芳介绍,连晓敏一来二去就和开朗的春秀也熟了。
按辈分,玉芳是大队长的表妹,春秀还得管她叫小表姑呢。
连晓敏觉得真有意思,三个小姑娘说说笑笑,在一起唠着嗑,玉芳和春秀给她讲村里的大事小情。
连晓敏看着当院的四个小孩儿,只有两岁的这小凤,最弱不禁风,营养不良。
真让人有些心疼,于是心里打算着,等找机会给姑姑拿点奶粉给小凤补补营养。
这天,连晓敏要去一趟钱爷那边看看货卖的怎样,还想直接再去一趟县城。
来了这么久她都还没去过建业县城的,但是这样的话一天可回不来。
她决定把两个小娃子送去姑姑家里待两天。
主要是放空间里带着的话,一来要瞒着姑姑好几天,够呛能行,二来,她觉得小福在空间太孤独了。
他现在可喜欢跟小伙伴玩了,连话说的都是溜了不少。
现在农活少了,姑姑怀孕月份也不小了,就留在家比较多,也有时间带孩子。
于是,连晓敏跟姑姑说,当初她带着弟妹来的时候,老家村里的潘家婶子一路上很照顾她。
还给留了住在县城的、她闺女家的地址。
自己就打算过去看望一下婶子,也感谢一番。
顺便就想去县城转转,到时候就住在潘婶的闺女家,过两天再回来。
连秋萍一听,让晓敏去吧。
要没有人家照顾,可咋带着俩这么小的孩子折腾一路,大老远过来的啊。
连晓敏把一沓子干净尿布,和小丫喝的奶粉给姑姑。
还拎一袋小米,五个鸡蛋当小福的口粮,这几天让他喝小米粥吧。
又另外拿出两袋没开封的奶粉,一块搁那,留着每天冲一杯给小凤喝。
姑姑惊讶的问她:“晓敏,这老些奶粉都是哪弄来的?这可是金贵的东西!留着给小丫喝吧!”
她立刻把准备好的说辞讲一遍。
“这是我有次去公社,在供销社门口碰见一个人,她卖给我的。”
“……还说,以后还能有,告诉我地址可以去找她买,我就买了四袋,花了20块钱。”
连晓敏尽量往便宜了说。
一旁瞧见的张大翠也感叹的说:“那真是不贵啊,这麦乳精凭票买也要三块五一罐,奶粉应该更贵,根本没处卖。”
“秋萍你赶快拿十块钱给晓敏,别让孩子搭钱。”
连秋萍刚要起身去拿钱,被连晓敏连忙紧紧按住了肩膀。
这劲儿也大,咋支扒都没站起来,好笑的看着一脸着急的侄女。
连晓敏知道,像这样的农村家庭,家里就一个男劳力,能攒下什么钱?
普通家庭一年到头也就能挣个几十块钱,上次买高粱米出了20块,还能有多少家底?她不能要。
“姑姑,这是我给小凤喝的,你知道我手里有钱,我以后还能打猎,我不要你的钱,你再给我就外道了。”
好说歹说,姑姑婆媳二人终于被说服,收下了奶粉。
张大翠嘴上不多说,心里也高看连秋萍这娘家侄女一眼,是个好孩子,以后也要当做自家人照应着。
本来就是人心换人心,越处越亲,慢慢彼此也不当外人。
留下两个小娃,告诉小福和小凤好好在姑姑家玩,就赶紧麻利地出门了。
她也没敢告诉小福她要两天才回来,怕小福会哭会粘着自己不放。
上午九点钟左右到了公社,先去跑了一趟钱爷那边。
本来之前说,隔三差五的来看一眼,结果事情多,一个月了才来。
事先在路上找没人的地方,进空间,吃了一颗易容丹,变化成林子的容貌,又换一身男式的衣服。
隔了一个月再来到钱爷在黑市不远处的院子,对方一看是林子终于来了,赶紧十分客气的让座。
院子里此时只有小四在,连晓敏心里给他起了个绰号,叫小猴子,的确挺像。
钱爷给倒了茶水,说道:“上次的货卖的很快,现在也不剩什么了,我把账目都算好,直接全结给你。”
他示意小四进屋去拿账本,小四进屋去,很快拿过来一个本子,放在桌上。
钱爷打开,双方确认了一下钱数,一共2950元,然后亲自进了屋取钱,出来把钱交给她手上。
连晓敏也没数,直接装进一个白布袋里卷好,放进背篓。
实则放进空间,收进去的瞬间就已了然,数目没问题。
钱爷喝了口茶,有点迫不及待地说:“林子,粮食你可以再运一批到那边仓房院子,我会仔细着出货,你放心。”
“另外,这回还有啥新鲜货没有?”
连晓敏有意拉拢钱爷,以后让他给自己做事,逐步通过考验成为自己的人。
钱爷也很上道,知道这是能人,自己是碰着好机会了,所以办事格外认真诚恳。
他自己不是啥大佬,就是在这公社小地方混口饭吃,还能带上那几个跟着他的伙计,都能挣点钱糊口。
知道对方有意试探他,又给了不少好处,恩威并施的,心里也有数,必须得仔细着办事。
连晓敏说:“我这还有白酒,不是散装的,是玻璃瓶的酒,50度的,我给你先拿20瓶,一瓶按4块结给我。”
“还有水果罐头,午餐肉罐头,给你各拿50瓶,按2块5一瓶结算。”
“棉被有十斤的大厚棉被,一共10条,每条35块钱。”
“棉布一卷100米,先给你拿两卷布,一卷是结算按200块钱,也就是两块钱一米。”
“……还有搪瓷盆,有20个,5块钱一个结算。”
钱爷点点头,心里高兴,棉布断货挺长时间了,按尺的话一尺就最低也能卖1块。
钱爷用笔在账本上记录下连晓敏说的数目,又问:“这回的粮食能有多少?我也记一下。”
连晓敏说:“玉米粒,高粱米,地瓜,土豆都两千斤。这回就这四样。高粱米3毛5,土豆和地瓜还是1毛一斤结算。”
她把粮食,以及地瓜和土豆,这种能代替粮食的东西,给钱爷的价格,都比卖给王德那种一两锤子买卖,要便宜一些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