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方青杏眼神从桌上的早餐扫过,落在姜娇娇脸上,眼神爱怜。
抬手摸了摸她的头顶,“娇娇,你从宝贝里往外拿东西,对你没什么影响吧?”
已经经历过一次失去女儿的她,不想再看到变故发生。
姜娇娇摇头。
“没事,那里面的东西都是我的,我来这里是被无妄之灾连累,大概是老天爷心善补偿我的。”
说这话的时候,她自己心里都是庆幸的。
还好她的金手指不是像其他穿越小说女主那样,绑定系统,要不停做任务才能获取物资。
虽说是从繁华的二十一世纪到了艰苦的六十年代。
但在后世她本就是个普通人,也没有值得很惦记的亲人。
还得努力工作,为生活奋斗。
而现在拥有那么大物资,里面值钱的东西更是无法计量,哪怕什么都不干躺着玩,一辈子都会很滋润。
当真是老天眷顾。
做人得知足嘛!
方青杏放了心,点点头,“那就好,如果有影响,你一定不要逞强,凡事有爹娘在。”
姜娇娇乖巧点头。
她才不会逞强,还是那句话,既然都是外来者,那凑在一起过日子就得彼此都付出。
否则的话,她可不会傻傻的拿着自己的物资养一群闲人。
目前来看,大家心都挺齐的。
住房条件的改善,不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吗?
母女俩吃完早饭,就留了张纸条压在灶台上,推着木板车出了门。
这回两人没有走小路,而是直接从村里过的。
房子已经建好,起码的安保措施是有的,就算带回来什么东西也不怕人惦记。
更何况他们家生活改善不可能一直藏着掖着。
总要过几遍明路,以后家里人的变化才说得通。
这回走到县城,对于姜娇娇而言比上次好受不少,路上吃点东西喝点水,不需要太避讳。
还能跟方青杏分享。
两人在聊着天,时间过得还挺快的。
方青杏前世是没有步行过这么长的路的,但原本的方青杏做惯辛苦的农活。
每天来来回回在地里穿梭,也就让这具身体有了耐受的本能。
所以方青杏除了有些累,倒是比姜娇娇第一次走来县城,状态还要更好一点。
时间还早,两人并不急着回去。
姜娇娇便挽着方青杏的手,两人随意的在街上逛着。
这会儿还是1960年,正处于私营经济向公营转变的阶段,到1966年才彻底转变成全民公有制。
街边私营店铺,公营店铺,公私合营店铺都有。
包括黑市,也并不仅仅是用来交易物资的,还有一些明面上官方不允许售卖的东西。
比如枪支,毒药,情报信息等等。
甚至还有人口拐卖,风俗交易。
所以,以姜娇娇对这段历史的了解,她不打算随便闯黑市,以免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以后如果真有需要,就让姜和冬出面。
一来他是个男人,天然优势会少去很多觊觎的目光。
二来,看他上次去黑市换东西快进快出,以及言语中对黑市的了解,想来上辈子没少在黑市混。
他就是最合适的人选。
逛着逛着,姜娇娇注意到方青杏的目光停留在街边的一家裁缝店有一会儿了。
她顺着视线抬头看过去,‘红太阳裁缝铺’。
姜娇娇以为方青杏是想做新衣服,前世金尊玉贵的太后现在粗布麻衣,也是委屈她了。
她想了想,低声道,“咱们进去看看呗。”
主要是身上没钱有点气短。
但要是真有看中的,她就问问老板能不能用粮食交易。
方青杏点头答应,“好。”
她其实是看这间店铺应该跟大夏国的成衣店差不多,想进去问问里面要不要绣娘。
女儿的宝贝里有再多东西那都是她的,她当娘的总不能指着女儿供养。
等以后赚了钱,她就可以给女儿买东西。
母女俩怀着不一样的想法踏进裁缝铺,柜台后面站着一个四十出头一身长款短袖旗袍的女人。
她笑着走出来。
招呼道,“两位女同志随便看看,我们裁缝铺什么衣服都能做的。”
看她脸上的表情,一点也没有因为方青杏和姜娇娇的穿着是乡下人而轻视。
给人很不错的第一印象。
姜娇娇眼神在店里转了一圈,面积大概四十多平,有会客区,剪裁区,以及成衣展示区。
男士西装列宁装,女士布拉吉长裙,列宁装,旗袍都有。
方青杏则走到挂着的一件砖红色团绣牡丹花样的旗袍旁边,细细看了一会儿。
转头对女老板问道,“掌柜的,店里招绣娘吗?”
一声掌柜的,让女老板愣了愣,现在大街小巷都是叫同志,已经好久没听到人这么叫自己了。
她脸上笑容加深两分。
无奈道,“同志,不好意思,我这里小本生意,招不起绣娘。”
想到现在的年景,方青杏倒是也不失望。
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,又能有多少人舍得花钱做衣服的。
只是浅浅叹口气,指着旗袍上的牡丹花道,“那冒昧问一句,这件旗袍是掌柜你绣的吗?”
女老板点头,“是的,我母亲擅长苏绣,我便传承了她的手艺。”
这间裁缝铺是母亲嫁给父亲时,两人凭着她的手艺一手创办的,战火纷飞时差点被炸毁。
后来父亲参加革命,这里更是变成了某处地下交通站的掩护点。
她的父亲,母亲,都牺牲在这里。
要不是因为这里于她而言意义重大,这样的荒年,她早就关店歇业去外地了。
方青杏点了点头,“这里,其实可以用颜色淡一分的青线,叶子会更生动。”
她指着牡丹花中藏着的两片叶子说道。
手指微移,“还有这里,你用的是套针吧,其实用滚针会更好。”
女老板眼神微变,“同志,你懂苏绣?”
方青杏点点头,“略懂一点。”
准确来讲,她的刺绣技艺结合了苏绣和蜀绣的精髓,自成一派。
以前待字闺中的时候,便名动京城。
不然没那个自信,她也不会想着用这个来挣钱。
女老板嘴角笑意不变,眼神回归正常。
动作一转,“同志,不瞒你说,我这里还真有两件绣品没找到合适的绣娘。”
说着她走向旁边的一个柜子,打开柜门,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竹筐递过来。
“要是你有兴趣的话,麻烦让我看一下你的技法。”
竹筐里面有绣棚,剪刀,绣线之类的刺绣工具,准备的还挺齐全的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